马天慧医生:免疫疗法逐渐见成效,末期肺癌的另一个选择
药管局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一三年数据显示
肺癌位列本港十大癌症杀手第一位
死亡率高达28.5%
远高于第二位大肠癌14.6%
尽管医学发展日新月异,唯治疗肺癌的关键因素始终在于发现时间,面对越后期的肺癌,传统疗法(电机、化疗)的效果往往越低,较新式的虽有标靶治疗,却非每一位病人都适用
过往末期肺癌患者如果使用化疗无效的话,可谓“别无他选”;近年随着免疫疗法屡有突破,在治疗末期肺癌上也增添了额外的治疗选择。
免疫疗法的原理是借药物重新启动自身免疫系统的侦测与攻击机制,从而达到攻击癌细胞的效果。为何癌细胞能够避过免疫系统的侦测?原因之一就是部分癌细胞能透过PD-L1蛋白质与T细胞上的PD-1受体结合,从而避过T细胞(白血球细胞之一,正常情况下能够攻击癌细胞)的攻击。免疫疗法中的PD-1抑制剂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发展而成,透过阻止两者结合,让免疫系统重新“认出”癌细胞,继而使T细胞恢复攻击癌细胞的功能。
目前免疫疗法药物(PD-1抑制剂)已获得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(FDA)批准应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案;这类免疫疗法药物也在香港注册;
但要留意免疫疗法并不一定适用在所有晚期肺癌个案,在评估是否合适时,一般会安排病人接受一项名为“PD-L1蛋白”的测试。有研究显示,若化验结果属“PD-L1蛋白高表达”的话,病人接受治疗后的效果一般会比“PD-L1蛋白低表达”个案理想,故此“PD-L1蛋白”的测试结果往往是医生帮助病人决定是否接受免疫疗法的关键因素
本健康专题由MSD赞助